注册资本10个亿! 五粮液、隆基联手全球电池巨头, 究竟在下什么棋?
华夏时报记者李佳佳李未来北京报道
光伏行业寒冬之际,许多跨界企业愤懑离场,但“中国酒王”五粮液集团却逆风而行,浩浩荡荡进场了!2024年,不少光伏企业跌破现金成本,深陷亏损泥潭,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再次进军光伏行业?
记者查询发现,五粮液并非独自闯荡,天眼查App显示,公司联手了光伏巨头隆基绿能(601012.SH),合资成立新公司宜宾英发德睿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英发德睿”),除了这两家龙头,从新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,最大的股东是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英发德耀”),持股50.1%,为控股股东,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(下称“五粮液新能源”)持股比例为20.01%,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9.9%,宜宾市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.99%。
针对此次合作的销售模式,隆基绿能内部人士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在与英发的合作中,前期产品基本上由隆基绿能销售,后续也会允许合资公司对外销售,但这部分需要给隆基绿能技术授权费,基于知识产权保护和授权规则开展。
电池“新贵”崛起
据公开信息显示,英发德睿注册资本为10亿元,成立日期为2025年2月14日,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、太阳能热利用装备销售、太阳能热发电装备销售、电子专用材料研发、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。
其控股股东英发德耀成立于2022年6月16日,穿过股权结构可以发现,这两个公司的背后是安徽英发睿能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英发睿能”),英发睿能的股东中闪现多个宜宾国资背影,张发玉是英发睿能的董事长。
英发睿能成立于2016年,公司主要做光伏电池,光伏电池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位置,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器件。曾经默默无闻的小辈,如今拥有天长、宜宾和印尼三大基地,员工超5000人,在光伏电池领域的实力不容小觑。
根据InfoLink的调研数据,“电池新贵”英发睿能一举拿下2024全年电池片出货的第四名,公司成功抓住电池技术迭代的机遇,其宜宾基地高效TOPCon电池项目实现大规模放量,推动公司出货量跃升至全球第四,N型出货量达到全球前三。
据其公众号披露,2023年,英发睿能的产值已达到136亿元,2024年电池片产能达到33GW、直拉单晶硅棒12GW,电池片日产1350万片。
抱团踏入BC领域
既然享受了TOPCon电池红利,为何还要拉隆基绿能进来呢?这一决策背后,蕴藏着公司对技术发展的思量。
记者获悉,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是隆基绿能的全资子公司,隆基绿能主营产品是硅片和组件,还涉及氢能、工商业分布式解决方案等领域。近几年,公司集中精力发展BC技术。
实际上,在此之前,英发德耀已经和隆基合作,且投资了BC。回溯至2024年年底,英发睿能总裁、英发德耀董事长张敏公开称,根据光伏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,在未来一段时间里,BC产品将在光伏行业处于主导地位。从效率层面来说,BC电池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晶硅的理论极限效率,较TOPCon电池高1—2个百分点。另外BC电池无栅线遮挡,应用场景更加广阔。
张敏还强调,“英发睿能从最初的PERC技术发展到TOPCon技术。现在踏入BC领域,绝非偶然,这是他们对全球光伏技术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后的战略决策。”
根据公司动态,英发睿能加快推进BC和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的研发,2024年11月签约的三期16GWHPBC电池项目也将于今年5月完工并投产。
InfoLink报告透露,2024年,英发睿能与隆基绿能展开BC技术的战略合作,未来有望成为市面上第一家外销BC电池片的专业电池厂,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指日可待。
五粮液“醉翁之意”何在?
五粮液新能源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100%控股,公司成立于2023年4月18日,是新能源圈的一枝新秀,注册资本同英发德睿一样,也是10亿元。
成立仅两个月出头,五粮液新能源便向光伏领域进军,入股了2023年3月10日成立的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和光同程”)与和光同程光伏科技(宜宾)有限公司,这两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是通威前董事长谢毅,作为光伏老将,谢毅曾深耕光伏数十年。
资料显示,和光同程专注于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发、制造,是宜宾市本土企业,总占地926亩,投资150亿元,初期规划40GW高效晶硅电池,将分两期建成。一期项目20GW于2023年5月4日开工、9月28日首片电池片下线,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47天,实现当年签约、当年开工、当年投产。
天眼查数据显示,2023年,公司参保人数达到1993人。记者关注到,2025年以来公司仍在招兵买马,1月15日面试通过的人数为62人,2月17日面试通过460人。
为了解五粮液新能源在光伏领域投资的具体业务情况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根据天眼查App联系方式给公司致电,遗憾的是,公司人员表示自己是办公室的,对英发德睿以及和光同程的业务情况并不了解。
但从五粮液的一系列战略布局不难看出,其在光伏领域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。从五粮液的动作来看,无论是合资成立英发德睿背后控股公司的业务运作,还是和光同程的生产情况,都清晰表明五粮液新能源在向光伏电池领域靠拢。此外,就隆基和英发德耀的合作情况来看,也是聚焦于电池领域。